2009年11月6日 星期五

【導演手札】20071125陳明才是誰?




電影放映快一個月了,將近一個月的日子,一千多場的放映,
每一次電影畫面終結,緊接著浮現黑底白字:「獻給陳明才」。
約有兩萬多觀眾參與了「這部電影獻給陳明才」這件事。

這算不算突圍?

無法確定。

突圍無法量化。有時候就算一千萬人看了,但無感,突圍依舊徒然;
有時候就算只有一人看到,但深受衝擊或感動,因此去追索「獻給
陳明才」背後的淵源,去瞭解陳明才是誰,突圍於焉開始。

電影中那位酷愛角色扮演的有躁鬱症的精神科醫師,是以陳明才的
生命特質與特殊才華,特地為他量身訂作的。原來這角色要由他來
主演,但他在
20038月獨自走入台東都蘭灣,離開人間。無緣親
自突圍。

關於陳明才的生平,有興趣的請看這裡:《陳明才生命簡述》。關
於為何拍這部電影是一次陳明才突圍的行動,有興趣的請看這裡:
《突圍》。以上兩篇,都收錄於陳明才的遺作《奇怪的溫度》,聯
合文學出版。

很多觀眾在問,最後阿才陸上泅泳是什麼意思?也有許多觀眾提出
很有意思,很深刻的見解。一部電影完成後,有了她自己的MSC軟體生命,
觀眾的參與,讓她的生命更加具足。作為一部電影的催生者(而不
是創造者),我樂見各式各樣的詮釋,不同的觀眾有不同的人生自
有不同的映照。因此我在這邊無意做任何詮釋,只是想講講小故事。

2000
年,我邀許綺鷰共同執導一部紀錄片,《流離島影》系列中的
《我的綠島》。整個《流離島影》系列,總製片周美玲將之定位為
實驗紀錄片。

我在《我的綠島》片中,紀錄了三位人物:一位是我認識十幾年的
朋友小雲,她父親是曾被關在綠島十五年的政治犯;一位是綠島當
地青年阿德,在綠島觀光化後,阿德施展十八般武藝快樂生活著,
帶浮潛、出租機車、經營民宿、餐廳、射魚賣新鮮魚貨、綠島深度
導遊
;一位是阿才,一個剛在921災區為災民心靈重建半年多的
藝術家,掉入了他的Macromedia相關系列憂鬱症週期,在我的電腦中文遊戲邀請下,他來到綠島這個
充滿矛盾衝突的純樸小島,自我放逐兼自我放空。

總是不按牌理出牌的阿才,總是認真面對生命的每一刻。DVD卡通.戲劇(電腦撥放)

踏上綠島後,他除了純然地一個人走路放空之外,就是認真地想著
他可以給我拍什麼?雖然我一直跟他說,他是什麼狀態我就拍什麼。
但他總想在這個充滿矛盾的純樸小島(政治犯的悲情、觀光化的歡
樂)中,找出什麼可以跟他此刻的生命狀態相呼應的東西。

這個可以給我拍什麼的題目,後來成為他的焦慮。於是我也開始幫他想。

我看著他每天一個人在這小島上漫無目的地走來走去,手上拎著一個
塑膠袋裝的浮潛裝備,有時候他會穿上潛水裝、蛙鏡下海去浮潛,有
時候他就只是拎著一袋潛水裝備坐在海邊看別人浮潛。

有一天,我靈光一閃,跟阿才說,
我想到一個行為藝術很適合此時此
地的你的狀態,那就是你穿上全副
潛水裝備,但不是跳進海裡潛水,
而是在陸地上艱困地泅泳。

阿才聽了眼睛一亮,立刻表示贊同,
頓時我倆都有豁然開朗的感覺。


被躁鬱症折磨多年的阿才;才華洋溢,認真工作,又熱愛這塊土地與
庶民,充滿正義努力淑世的阿才;馬不停蹄,磨頂放踵,拋擲熱情與
才華,卻經常徒勞無功,換來窮途末路的阿才;禁錮多少政治犯青春
歲月的寂寞悲情綠島;浮華迷離的喧囂觀光綠島;那些被禁錮的理想
青春,那些善於遺忘的浮華鄉愿
….….沒有什麼比穿著潛水裝備,艱困
地在綠島陸地上泅泳前進,更能恰如其份呈現阿才與綠島當時的生命
情境了。

隔了兩年,當我跟阿才一起構思《最遙遠的距離》這個劇本時,我又
再度想到陸上泅泳這個意象。這是一個非常傳神的,阿才的生命意象:
應該可以悠游自在(只要跟著大家一樣),卻總是艱困自苦(永遠試
圖打破制式觀念的框架以求真),不按牌理出牌,遊戲人間作為穿透
偽善的嚴肅手段
….最後,是再怎麼艱困,再怎麼被認為荒謬突梯,都
要不計代價,奮不顧身地持續往前走
….

阿才喜歡打破框架,我喜歡歸零。打破框架與歸零,本質上是相似的
東西,所以我們成了彼此最好的朋友。

古代說知音有伯牙子期的佳話,作為凡夫俗子,我一直認為那是神話。
直到我與陳明才相識並成為知己,才知道神話在現代是有可能的,才
知道擁有知音是多麼幸運的訊連軟體事情。

陳明才離開,讓我非常非常寂寞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